□本報記者王家梁
  □本報通訊員羅永才
  貴州省銅仁市城南片區舊城改造聽證會近日如期召開。包括拆遷戶群眾、開發商、相關領域專家及國土、城建、環保等多個政府部門的代表們做足“準備功課”環坐一周。拆遷戶關心的回遷、補償,以及相關部門審批時限,甚至造成污染治理等每項議題的提出,都會引發熱議,且被統一記錄在案。
  召開聽證會的目的只有一個——對拆遷過程中涉及的每一項潛在風險進行集中討論,以供後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自2008年以來,銅仁市為破解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涉穩難題,先行先創了“風險評估先行、防範化解聯動、建設與調解併進、發展與穩定統籌”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經驗,此舉受到中央、省、市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並以“銅仁經驗”命名,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未經評估審核,重大決策事項不得審批通過;評估不全面,出現問題相關部門責任倒查;讓群眾充分表達訴求,實現自身合法權益充分保障。這些環節緊密相扣,從而保證了評估工作穩定推進。”銅仁市委書記劉奇凡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經過6年多的實踐積澱,此項做法全市已達成廣泛共識,並以“雷打不動”的執行力貫徹落實。以此為根基,近年來銅仁還對“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本身進行再細化、再評估,以此實現風險預測、防範、化解功效的法制化、規範化發揮。
  為風險評估加套“緊箍咒”
  一份評估報告,讓區委書記撤回了決定,這是當地幹部、群眾津津樂道的一件事。
  2012年3月,銅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碧江區委書記陳代文對城郊接合部走訪時,群眾普遍反映河西辦事處茅溪村存在大量違法建築。陳代文當即責成相關部門調查限期拆除違建。
  按理說,建築屬違規無疑,區委書記還“拍了板”,事情的發展走嚮應該沒有懸念。可是在銅仁,還缺少一道“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5天后,河西辦事處通過經過調研走訪,向碧江區維穩領導小組遞交了“風險評估報告”,由其進行“再評估”。
  “當時,涉拆群眾多達52戶,絕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經‘第三方’專家組對強拆的可行性、必要性等進行‘再評估’預測,若強拆將直接造成被拆遷戶居無定所,極易引發惡性群體事件,而且,那片違建區域暫時未影響整體規劃。我們據此形成意見上交區委,書記本人綜合各方因素考慮撤消了決定。”碧江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分局局長楊秀澗說。
  據介紹,近年來,銅仁市專門制定出台了《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管理規定》,並以此建立專家庫和信息庫,對涉及城市發展、區域規劃等重大事項進行調查研究、形成論證意見,供黨委、政府決策參考。
  “城市需要發展,但絕不應該是管理者一廂情願的‘被髮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恰好賦予了黨委、政府與基層群眾、社會各界溝通互動的平臺,藉以充分保障各方利益。”銅仁學院院長侯長林說,“專家組成員來自各個行業領域,獨立對風險報告進行評估考察。這一做法相當於為風險評估加上‘緊箍咒’,以此確保評估結論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提高重大決策水平和實施績效。”
  風險排查防範“事無巨細”
  石阡縣甘溪鄉政府老辦公用房(三棟木房)建於1937年,解放前屬於甘溪陳姓群眾祭祀活動場所,解放初被征收後由政府使用。不久前,鄉政府對該房屋進行改造維修,遭到陳姓群眾反對,認為宗祠歸其所有進而引發爭議。
  為妥善化解這一矛盾紛爭,石阡縣照例成立了“評估小組”,將其劃定為“B級”風險。值得一提的是,評估程序正式運行前,一名小組成員被臨時換下,取代其位置的是一位有著多年基層經驗的司法所長。
  “對於風險評估,人的因素最為關鍵。評估小組第一時間介入紛爭,一方面需要查找潛在風險形成評估報告,另一方面還負有妥善調解職責。那名初選的評估小組成員雖然業務精通,但卻沒在基層乾過,缺少群眾工作經驗,因此落選。”石阡縣委副書記黃忠告訴記者。
  此後,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達成宗祠歸屬國有,允許群眾繼續祭祀使用的共識,事件在評估階段便得到妥善解決。
  近年來,在銅仁市像這樣事例還有很多。為準確有效制定對策方案,該市對重大事項風險等級判定實行“ABCD四級”化管理,其中對嚴重損害群眾長遠利益、涉及人口重多且矛盾隱患集中的施行“A級”應對;對重大事項分歧較大,存在矛盾隱患較為集中且可控性不強的施行“B級”應對。
  據統計,自2008年以來,該市通過“風險評估”共排查調解社會矛盾糾紛10.56萬起,預防和消除群體性事件隱患130餘起。
  對此,市委書記劉奇凡將其歸功於各級黨委的高度重視和執行部門風險排查的精細化,“從6年來銅仁市整體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狀況來看,‘風險評估’切實有效防範、規避了大量風險,這也讓基層幹部切實嘗到了甜頭,並開始從風險排查的‘精細化’上尋求突破。因為,發揮風險排查‘未雨綢繆’的作用越精細,防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的能力就越強。”
  細化追責制牽牢“牛鼻子”
  “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旨在關卡前移、防範風險,可當風險真的發生了該怎麼辦?對此,銅仁市在細化“風險評估”基礎上,制定了一套完整精細的責任倒查機制,一舉牽牢了各系統部門的“牛鼻子”。
  首先是嚴格“七步工作法”,即按照屬地管理和誰決策誰評估的原則,開展重大決策風險評估。一是制定風險評估方案,明確評估主體;二是深入開展摸底排查,瞭解群眾反映和訴求;三是預測評估潛在風險;四是制定風險防範化解方案,確定風險等級;五是論證風險防範化解方案;六是作出風險評估結論;七是運用風險評估結果。
  其次是必查“六類風險點”,即重大決策風險評估必須排查一是民生問題風險、二是社會管理風險、三是輿論炒作風險、四是資金鏈斷裂風險、五是幹部能力風險、六是誘發性風險等六類涉及穩定的風險。
  最後是註重“五個同步考慮”,即風險評估過程中必須統籌兼顧:一是項目選址與徵地拆遷同步考慮,二是項目規劃與人員安置同步考慮,三是產業佈局與促進就業轉型同步考慮,四是城鎮化推進與社會保障同步考慮,五是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同步考慮。
  “這些是一項完整的‘風險評估’所需的必備要素,而且每一項都需備案記入台賬,一旦發生風險,將據此責任倒查一票否決,直至追究相關責任人。”銅仁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張濤說,“一項舉措的全面施行,需要執行部門具體貫徹執行。精細化責任倒查機制的剛性約束,恰好賦予了政策上達下行的執行力。積6年之功的銅仁‘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經驗’橫向覆蓋各部門、領域,縱向直抵基層一線。實踐證明,精細化不僅成就了我市當前的平安建設,更築牢了未來應對各種發展創新的潛力和根基。”
  (原標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戴上“緊箍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g12dgkb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